最近在做一个项目,其中也有很多关于处理器硬件相关的知识,其实开始是对这里的知识比较模糊的很多内容知道却不深入,趁着这次项目机会也查了一些资相关的料整理分享到这里,从两个角度来分享分别为:
- 购买云服务器前:主流处理器都有哪些、主流处理器产品序列是什么样、处理器的代次是什么样、AMD与Intel CPU的区别 、AMD与ARM区别是什么?
- 使用云服务器中:如何查看云服务器CPU型号、主频、指令集等 、云服务器是否开启了超线程等
以上的问题本文将逐一解答,因为CPU有很多的系列应用在不同的场景,本文重点介绍服务器应用场景的CPU,同时本文非常适合互联网架构师、产品经理或希望从事云计算背景的人阅读。
购买云服务器前
我们在购买云服务器时通常会看到以下两个重要参数:
- 处理器主频/睿频
- 处理器型号

以上截图来在腾讯云云服务器。
如果是一个普通玩家真心不必关心处理器型号,但如果你做一个比较大的项目需要采购大量的服务器,这时就要提前规划好购买服务器的品牌和品牌对应的型号,我们从中央处理器聊起。
中央处理器(Central Processing Unit,简称CPU)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,是信息处理、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。市场常见的CPU有Intel、AMD、ARM和国产龙芯等,因为笔者主要从事云计算行业,会主要聊一下与与计算处理器相关的内容,在聊之前先从“CPU系列”与“CPU代次”两个维度,来看一下市场常见三家公司的CPU

CPU的系列
Intel
每家CPU按应用场景来分,以Intel为例分为八款。

AMD
AMD 的种类要更多一些。

ARM
ARM主打低功耗,它有以下这些种类。

CPU的代次
这里重点介绍Intel和AMD系列与服务器应用场景相关的CPU,它们分别为:
- Intel 至强
- AMD 霄龙
在一个大会上拍的至强CPU
常见问题
AMD 与Intel CPU区别
架构设计:
AMD:采用“Zen”架构,这是一种可持续改进的可扩展架构,支持多线程并行处理,具有出色的高速缓存系统和神经网络预测,有效降低延迟,注重能效以打造出色的性能功耗比。AMD的架构还包括小芯片设计,通过增加小芯片的数量来提升处理器性能。
Intel:采用性能混合架构,结合了高性能核心(P-core)和高能效核心(E-core),优化了游戏、内容创作和工作效率。例如,第13代Intel Core处理器最高支持24核(8个P-core和16个E-core)和32线程。
制程技术:
AMD:在锐龙处理器中采用了先进的制程技术,如7nm和5nm工艺,这有助于提高性能和能效。
Intel: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使用了14nm工艺,但后来也推出了基于10nm和7nm工艺的处理器。
性能和效率:
AMD:锐龙处理器在多核性能和能效方面表现出色,尤其是在多线程任务中。
Intel:酷睿处理器在单核性能方面通常表现强劲,尤其是在高频率下。
集成显卡:
AMD:某些锐龙处理器型号集成了高性能的Radeon显卡。
Intel:大多数酷睿处理器都集成了Intel UHD Graphics或Intel Iris Xe Graphics。
超频能力:
AMD:许多锐龙处理器都是不锁频的,允许用户通过超频来提高性能。
Intel:某些酷睿K系列处理器也是不锁频的,提供了超频的灵活性。
平台兼容性:
AMD:AM4插槽已经支持了多代锐龙处理器,提供了较好的向后兼容性。
Intel:每一代处理器通常需要新的芯片组和插槽,这意味着主板的兼容性更新较为频繁。
市场定位:
AMD:通常在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,尤其是在提供多核心处理器方面。
Intel:在高端市场和专业应用中,如工作站和服务器,通常有较强的市场地位。
AMD:采用“Zen”架构,这是一种可持续改进的可扩展架构,支持多线程并行处理,具有出色的高速缓存系统和神经网络预测,有效降低延迟,注重能效以打造出色的性能功耗比。AMD的架构还包括小芯片设计,通过增加小芯片的数量来提升处理器性能。
Intel:采用性能混合架构,结合了高性能核心(P-core)和高能效核心(E-core),优化了游戏、内容创作和工作效率。例如,第13代Intel Core处理器最高支持24核(8个P-core和16个E-core)和32线程。
制程技术:
AMD:在锐龙处理器中采用了先进的制程技术,如7nm和5nm工艺,这有助于提高性能和能效。
Intel: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使用了14nm工艺,但后来也推出了基于10nm和7nm工艺的处理器。
性能和效率:
AMD:锐龙处理器在多核性能和能效方面表现出色,尤其是在多线程任务中。
Intel:酷睿处理器在单核性能方面通常表现强劲,尤其是在高频率下。
集成显卡:
AMD:某些锐龙处理器型号集成了高性能的Radeon显卡。
Intel:大多数酷睿处理器都集成了Intel UHD Graphics或Intel Iris Xe Graphics。
超频能力:
AMD:许多锐龙处理器都是不锁频的,允许用户通过超频来提高性能。
Intel:某些酷睿K系列处理器也是不锁频的,提供了超频的灵活性。
平台兼容性:
AMD:AM4插槽已经支持了多代锐龙处理器,提供了较好的向后兼容性。
Intel:每一代处理器通常需要新的芯片组和插槽,这意味着主板的兼容性更新较为频繁。
市场定位:
AMD:通常在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,尤其是在提供多核心处理器方面。
Intel:在高端市场和专业应用中,如工作站和服务器,通常有较强的市场地位。
AMD与ARM区别
公司和架构:
AMD:是一家生产x86架构处理器的公司,其产品主要用于桌面电脑、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市场。AMD的处理器以高性能和多核心设计著称,适用于计算密集型任务和高性能应用。
ARM:是一家设计处理器架构并授权给其他公司使用的公司,其架构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、嵌入式系统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。ARM架构以低功耗和高能效而闻名,适合移动设备和节能需求。
市场定位:
AMD:其处理器主要面向桌面、工作站和服务器市场,尤其是在游戏、专业应用和数据中心领域。
ARM:其处理器和架构主要用于移动设备(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)、物联网设备和一些嵌入式系统。
软件生态系统:
AMD:由于其x86架构与Intel兼容,因此拥有庞大的软件生态系统,包括广泛的操作系统支持和优化的应用程序。
ARM:虽然在移动设备领域拥有丰富的软件资源,但在桌面和服务器市场上的软件生态相对较小。
技术发展:
AMD:在x86架构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处理器系列,如Ryzen、EPYC等,提供多线程和多核心的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。
ARM:不断推出新的架构版本,如ARMv8-A(也称为AArch64),并授权给其他公司如苹果、高通等,用于设计自己的处理器。
授权模式:
ARM:提供IP授权,允许合作伙伴使用ARM的架构设计自己的处理器,这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多样化的ARM处理器设计。
使用云服务器中
如何查看云服务器CPU型号、主频、指令集等 、云服务器是否开启了超线程等。
如何查看CPU信息
以下是我在云上买的一台服务器,可以通过“lscpu”命令来查看CPU信息。
1 | Architecture: x86_64,表示这是一台基于 x86 架构的 64 位系统。 |
主频 & 睿频
主频
通常,主频以MHz(兆赫兹)或GHz(吉赫兹)为单位。例如,一个2.4 GHz的CPU意味着它每秒钟可以进行24亿次时钟周期。
睿频
睿频(Intel Turbo Boost Technology,以前称为”智能加速技术”)是英特尔(Intel)开发的一种技术,它允许CPU在需要时自动提高其核心的时钟频率,以提供额外的性能。AMD的处理器有类似的技术,称为Precision Boost。Precision Boost技术允许处理器在不同的工作负载下动态地提高其核心的频率,以提供额外的性能,同时保持在设计的功率和热范围内。
指令集
CPU指令集是指中央处理器(CPU)可以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。这些指令是CPU可以理解和执行的基本命令,它们定义了CPU能够执行的操作类型。指令集对于软件编程、操作系统、编译器和硬件设计都至关重要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CPU指令集:
x86/x86-64(AMD64):
x86是Intel 8086微处理器的指令集,现在主要用于个人电脑和服务器。
x86-64(也称为AMD64)是x86指令集的64位扩展,由AMD开发,支持更多的内存和高级计算。
ARM:
ARM指令集最初是为节能的移动设备设计的,但现在也被用于服务器和桌面计算。
ARMv7、ARMv8(也称为AArch64)是ARM架构的两个主要版本,后者是64位指令集。
MIPS:
MIPS是一个32位和64位的指令集架构,广泛用于嵌入式系统、网络设备和某些个人电脑。
PowerPC:
PowerPC是苹果电脑和IBM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早期使用的一种指令集架构,现在主要用于嵌入式系统。
RISC-V:
RISC-V是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,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机(RISC)原则,适用于从小型嵌入式系统到大型计算机的多种用途。
AVX(高级向量扩展):
AVX是x86指令集中的一部分,提供对单指令多数据(SIMD)操作的支持,用于提高浮点和整数计算的性能。
SSE(流SIMD扩展):
SSE是x86架构中的一系列SIMD指令集,用于提高图形、音频、加密和其他需要大量计算的应用的性能。
NEON(单指令流多数据流):
NEON是ARM架构中的SIMD指令集,用于提高多媒体和信号处理应用的性能。
CISC(复杂指令集计算机):
CISC指令集包含大量的指令,每个指令可以执行复杂的操作。x86架构就是CISC的一个例子。
RISC(精简指令集计算机):
RISC指令集包含简单的指令,每个指令通常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。ARM、MIPS和RISC-V都是RISC架构的例子。
总结
以我个人为例基本不会关注他们,因为对于一个普通用户来说关注这些意义不是很大,但如果让你做一个项目,譬如大数据上云,需要在云上购买5万核心的云服务器,这时你就要更多关注到细节,譬如我采购的CPU型号与主频和你的硬件如何搭配,总之就是在满足业务性能要求的同时还要要求价格最优。
相关参考
脑图:https://docs.qq.com/mind/DTlN2a3lMVXdydGJT?subId=BB08J2&mode=mind